山东政法学院“聚焦师生关切 强力推进整改落实”山东政法学院“聚焦师生关切 强力推进整改落实” 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山东政法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,重点聚焦师生群众关心的民生后勤类保障热点、难点问题,把理论学习与查找问题、整改落实密切结合,全力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、往心里走、往实里走。 深入调查研究,补齐后勤保障短板。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找短板、察实情、寻实策、解难题,始终将学习教育、调查研究、检视问题、整改落实贯彻始终,深入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一线,走到师生身边,召开民生后勤类调研座谈会6次,访谈干部群众150余人,掌握了第一手材料。通过主题教育信箱、微信公众号、QQ群、网络问卷调查等线上形式,倾听师生群众呼声,收集民生后勤类意见和建议60余项。调研后注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,发扬攻坚克难精神,列出了整改台账,能解决的立行立改,暂时无法解决的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,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和落实。目前,40余项民生后勤类服务保障难题已得到彻底解决,剩余的也在逐步整改落实中。 找准问题症结,解决教工就餐难题。民以食为天,但学校原有教工餐厅因解放东路拓宽停用,临时窗口饭菜种类少、口味差等问题让教师经常“吐槽”。为解决教工就餐问题,学校党委加强与区政府沟通协调,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建设,面积达到1500余平米160余个餐位的人性化、智能化餐厅顺利投入使用。新餐厅引进知名社会餐饮服务企业经营服务,热炒主食、杂粮汤羹搭配合理、种类丰富,延长了就餐服务时间,实现了智能结算,用餐环境、用餐方式得到极大改善,广大教职工纷纷点赞。 瞄准学生需求,破解民生问题难点。学校党委一直将解决学生“关键小事”作为“头等大事”来抓。学校原有浴室建设时间早、规模小、距离远,随着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,原有的浴室容量无法满足学生的洗浴需求,尤其女生浴室使用非常紧张,虽然后勤管理部门采取延长浴室营业时间、节假日不休等多种措施,但是洗浴紧张、排长队的情况仍未得到解决。为破解这一困扰学生的民生问题,学校投入近500万元新建二层浴室一座。经过近4个月的施工奋战,智能化、人性化、便捷化、节能化的新浴室于国庆节后正式营业。新浴室有浴位280个,采用隔断式单间设计,每个单间设有独立衣柜、脚蹬、座椅等设施,最大程度保护学生隐私。实现了智能化服务模式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手机APP可实时查看浴室使用情况,实现预约洗浴,节约了学生排队时间。营业时间延长至15个小时,周末、节假日正常营业,使学生在洗浴时间的选择上更为自由。新浴室采用按流量计费、混水阀调节水温的方式,既节约了用水又确保洗浴温度的舒适,使学生们的洗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,切实解决了学生“洗澡难”的问题。 建设智慧后勤,畅通信息沟通渠道。“智慧后勤”作为“智慧校园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直是学校党委密切关注的重点。近年来,学校后勤部门积极汲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,按照“先易后难、分步实施”的原则,大力推进后勤信息化、智能化建设,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专业、快捷、高效的后勤服务。近期上线的“智慧后勤”服务系统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,师生通过手机微信即可实现在线报修、洗澡预约、监督投诉、问卷调查等一键式后勤服务功能,是通过“互联网+服务创新”思维,探索后勤服务模式转变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又一创新。特别是“智能报修”模块,通过微信公众号,可以实现修缮服务“报修、受理、派工、维修、完工、验收、决算、评价”一体业务流程闭环,做到一键报修、实时追踪、畅通渠道、公开透明,彻底解决了师生报修流程不清晰、路径不清楚的问题。而通过服务监督模块,可以公开公示各项后勤意见与反馈,打造师生与后勤部门之间互动交流的渠道,建立师生与后勤服务的“心连心”桥梁。后勤服务改革和信息化推进刚刚起步,接下来,还将陆续推出网上订餐、教工净菜等模块,并坚持问题导向,稳步实施推进,以此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、效能和服务满意度,打造有温度的后勤服务。 整改落实没有休止符,师生有呼声,学校有行动。办好师生满意的后勤是衡量后勤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。学校将积极探索新的后勤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,不断助力学校事业发展,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、全省一流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。
|